边缘智算

中东棋局暗涌:欧亚大陆命脉争夺战升级

广告
中东棋局暗涌:欧亚大陆命脉争夺战升级

中东地缘政治的核心:伊拉克节点的战略价值

伊拉克作为中东地区的“心脏地带”,正成为全球地缘博弈的焦点。其地理位置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,北接土耳其、东邻伊朗、南濒波斯湾、西连叙利亚与沙特阿拉伯,是连接中亚与阿拉伯世界的关键陆海通道。根据美国战略智库的数据,伊拉克境内拥有全球约9%的已探明石油储量,且坐拥连接波斯湾至地中海的陆上能源运输走廊。这些资源与区位优势,使得伊拉克成为欧亚大陆命脉争夺战中不可忽视的“棋盘中心”。

具体而言,伊拉克的战略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:

  • 能源命脉:其南部巴士拉港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枢纽之一,直接影响欧洲和亚洲的能源供应链稳定;
  • 陆路枢纽:贯穿该国的“新丝绸之路”计划将连接中国西部与地中海,缩短欧亚货运距离约40%;
  • 地缘缓冲:作为逊尼派与什叶派势力的交汇区,其政治走向直接影响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的地区影响力博弈。

多方势力角力:从资源争夺到地缘博弈

当前,伊拉克正面临多方势力的激烈角力。美国虽已撤出大部分驻军,但仍通过军事基地和能源投资维持存在。据统计,美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石油合同总额已超过200亿美元,并控制着关键的哈法亚油田。与此同时,伊朗通过支持什叶派民兵组织渗透伊拉克政治,试图将其纳入“什叶派新月地带”战略版图。俄罗斯则以能源合作为切入点,2023年与伊拉克签署的天然气开发协议涉及金额达50亿美元,试图在中东重建影响力。

中国的角色同样引人注目。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中国在伊拉克投资了价值120亿美元的米桑省油田群开发项目,并参与建设巴格达-阿马拉铁路等基础设施。土耳其则利用库尔德问题施加影响,其军队在北部地区持续开展跨境军事行动,试图建立“安全区”以遏制库尔德工人党势力。此外,沙特与伊朗在伊拉克的代理人冲突也日益公开化,双方支持的派系多次爆发武装冲突,导致该国安全局势持续动荡。

这场争夺战的深层逻辑已超越传统资源争夺,演变为对欧亚大陆控制权的争夺。伊拉克的稳定与否,直接关系到中亚-中东-欧洲经济走廊的联通效率,以及全球能源供应链的重构方向。正如国际关系学者指出:“谁能掌控伊拉克的能源命脉和地缘通道,谁就掌握了重塑欧亚秩序的关键钥匙。”

点击深入解析伊拉克节点的战略地图与势力分布